项目需求详情:购买服务需求(一)安全保卫与应急值守 1.服务特性:需全天候在岗,无休假及节假日岗位,确保站内受助人员与财产安全,快速响应突发事件。2.服务内容:(1)24小时安保人员轮岗值守,监控站内及周边安全状况;(2)应急电话实时接听,确保5分钟内响应突发求助; (3)每小时进行1次重点区域巡查(如救助区、厨房、出入口);(4)驾驶手动、自动档车辆参与特殊或应急处置类事件。(5)参与特殊情况受助人员返乡护送;(6)紧急情况下站内人员疏散。3.适用场景:适用于存在持续安全风险、需即时干预的场景等。 (二)基础生活照料 1.服务特性:保障受助人员每日基本生存需求,服务时间与日常生活高度绑定。2.服务内容:(1)早、中、晚三餐定时供应;(2)24小时开放物资领取窗口,1小时内响应生活用品需求;(3)每日2次宿舍清洁与卫生消杀(上午、下午各1次);(4)保持受助人员衣物与床品整洁;(5)受助人员身体、心理状态评估及报告;(6)受助人员因伤病诊疗期间陪诊陪护;(7)参与特殊情况受助人员返乡护送;(8)紧急情况下站内人员疏散。3.适用场景:******居住的照料;突发身体心理疾病的即时响应及陪诊陪护;年老体弱、身体残疾、心理疾病等受助人员护送返乡;站内发生紧急情况时,按指令进行人员疏散。 (三)保洁服务1.服务范围:(1)站内公共区域:包括但不限于接待大厅、走廊、楼梯、电梯间、活动室等,这些区域人员流动频繁,需重点保持清洁。(2)受助人员生活区域:宿舍、卫生间、浴室等,直接关系到受助人员的生活质量,要做到定期深度清洁与日常保洁相结合。(3)室外区域:救助站的庭院、停车场、围墙周边等,保持室外环境的整洁美观,给受助人员提供舒适的室外活动空间。2.服务内容与标准:(1)日常清洁- 地面清洁:室内地面每日至少进行2次清扫和湿拖,确保无明显灰尘、污渍、杂物。室外地面每日清扫1次,雨后及时清理积水和淤泥。- 门窗玻璃清洁:门窗玻璃每周至少清洁1次,保持明亮干净,无明显污渍、手印,确保室内采光良好。- 卫生间清洁:每日多次对卫生间进行清洁,包括便池、洗手台、地面、墙面等,使用消毒清洁剂消毒,保持无异味、无污渍、无积水。定时补充卫生纸、洗手液等卫生用品。- 垃圾桶清理:垃圾桶每日至少清理2次,垃圾不超过垃圾桶容量的2/3,清理后对垃圾桶进行清洗和消毒,更换垃圾袋。(2)定期清洁- 墙面清洁:墙面每月进行1次清洁,去除灰尘、污渍和乱涂乱画痕迹。- 天花板及灯具清洁:天花板和灯具每季度进行1次清洁,清除灰尘和蜘蛛网,确保照明正常,无安全隐患。- 空调、通风设备清洁:空调滤网每月清洗1次,通风管道每半年进行1次深度清洁,保证空气流通清新,预防疾病传播。(3)特殊清洁- 受助人员衣物和床上用品清洗:根据受助人员实际需求,定期为其清洗衣物和床上用品,做到一人一换一清洗一消毒,保持干净卫生。- 传染病高发期清洁与消毒:在传染病高发季节,增加对各区域的消毒频次,重点对公共区域的门把手、电梯按钮、扶手等高频接触部位进行定时消毒,保障受助人员的健康安全。- 突发污染事件处理:如遇呕吐物、血迹等突发污染情况,保洁人员应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清理和消毒,使用专业清洁和消毒用品,确保污染区域彻底清洁,避免病菌传播 。3.清洁工具与用品:(1)清洁工具:配备齐全的清洁工具,如扫帚、拖把、吸尘器、抹布、水桶、刷子、铲子等,根据不同的清洁任务选择合适的工具。(2)清洁用品:使用环保、安全的清洁用品,如清洁剂、消毒剂、空气清新剂等,确保在清洁过程中不对受助人员的健康造成危害。同时,要注意清洁用品的储存和保管,避免受助人员接触到 。4.服务时间与应急响应:(1)服务时间:保洁服务时间与救助站的工作时间相匹配,确保在救助站运行期间,各区域始终保持清洁。一般情况下,保洁人员的工作时间为每天7时至14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2)应急响应: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如遇恶劣天气(如暴雨、暴雪)导致的大量积水、积雪,或其他突发紧急情况,保洁人员应在接到通知后30分钟内到达现场,协助救助站进行应急处理,尽快恢复救助站的保障工作运行。(四)餐饮服务1.服务目标:以“安全、营养、温暖”为核心,为受助人员提供卫生合规、荤素搭配的餐食,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同时传递人文关怀,提升救助服务温度。2.服务内容与标准:(1)餐食供应管理 - 餐次与分量:每日供应早、中、晚三餐,早餐包含主食(如馒头、粥)、蛋类及小菜;午餐和晚餐至少保证一荤一素一汤,主食足量(米饭、面食等),特殊情况(如老弱病残)可提供软食或个性化餐食。- 营养搭配:每周制定食谱,避免重复,注重蛋白质(肉类、豆类)、膳食纤维(蔬菜、粗粮)及维生素的均衡,结合季节调整餐食(如夏季提供防暑汤品,冬季增加热食)。- 特殊需求:对少数民族受助人员,按其饮食习俗单独供应餐食;对患病人员(如糖尿病、过敏体质),经医生建议后提供定制餐食。(2)食品安全管理 - 食材采购:选择正规供应商,索取检疫证明和票据,拒绝过期、变质食材,蔬菜、肉类每日新鲜采购,粮油等干货存放于阴凉干燥处,标注保质期。- 加工操作:生熟食材分开处理(刀具、砧板分色使用),肉类彻底煮熟煮透,熟食存放需冷藏或保温,避免交叉污染;每餐次保留48小时食品留样,记录留样信息。- 餐具消毒:餐具使用后立即清洗,采用“一洗二冲三消毒”流程(消毒柜消毒),消毒后存放于密闭保洁柜,避免二次污染。(3)餐厅环境与服务 - 卫生清洁:每日餐前餐后清洁餐桌、地面,清理油污;每周对厨房设备(灶台、抽油烟机、冰箱)深度清洁,定期灭鼠灭虫,保持环境无异味、无杂物。- 就餐秩序:安排引导受助人员有序就餐,倡导“按需取餐、杜绝浪费”,对行动不便者提供送餐服务;设置意见箱,收集受助人员对餐食的建议并及时调整。3.应急与特殊情况处理 (1)食材短缺:与备用供应商建立紧急供应渠道,遇突发情况(如极端天气)可临时调配方便食品(面包、牛奶)保障餐食供应。(2)*防控:*期间实行分餐制,餐具严格消毒,工作人员佩戴口罩、手套操作,避免聚集就餐。(3)食品安全事件:若出现食物中毒迹象,立即停用相关食品,启动应急预案,及时送医并上报监管部门,保留食材样本配合调查。4.成本与物资管理: (1)预算规划:根据受助人员数量及当地物价制定餐费标准(如每人每日餐食标准控制在30至50元之间),定期核算成本,避免浪费。(2)物资储备:建立食材库存台账,按“先进先出”原则使用,定期盘点,确保粮油等基础物资储备量满足3-5天应急需求。五、服务机制及相关要求1. 资源配置:全时服务团队负责基础保障与应急响应。2. 信息联动:实时共享服务需求,如心理辅导人员发现受助人员情绪异常或突发疾病等,立即汇报情况,联动安保与医疗团队介入。3. 动态调整:遇有人员变动提前储备资源,不能影响对购买服务单位提供服务。4. 服务供给:服务供给方提供服务人员年龄不得超过50岁,持健康证提供服务。
5. 责任界定
:服务单位须为所有派驻至购买服务单位的服务人员要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工伤保险,意外保险的最低保额不得低于50万元/人
,保险覆盖服务人员在执行本项目工作任务期间(含上下班途中符合工伤认定情形)发生的意外事故、突发疾病等风险,确保服务人员权益得到充分保障。保险期限须与服务合同期限完全一致,并在合同期内保持有效。服务人员发生变动时,服务单位应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新增人员的保险投保手续,确保人员在岗期间均处于保险覆盖范围。服务单位须在合同签订后5个工作日内,向购买服务单位提交所有服务人员的意外保险保单复印件及参保人员清单,并在保险到期前15日主动完成续保,续保凭证同步提交至购买服务单位备案。若服务人员未按要求投保或保险中断,购买服务单位有权要求服务单位限期整改;因未参保导致的人员伤亡赔偿责任及法律纠纷,均由服务单位独立承担,同时购买服务单位可按合同约定扣除相应服务费用。
项目名称 流浪乞讨人员服务
服务周期:365天
采购成本价:¥0
服务地址: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尖山区双鸭山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
报名结束时间:2025-07-23 00:00:00
发布时间:2025-07-09 15:22:19
采购编号:HLJGCYC************757
采购单位:双鸭山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
供应商资格: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且已在本系统注册的供应商。二、落实其他政府采购政策满足的需求:无。三、特定的资格要求:无。四、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参与
异议处理项:如有异议请电话咨询采购人,采购流程问题请咨询平台运营。